应合作院校法兰克福应用技术大学健康与社会工作学院邀请,7月20日至31日,公司社会工作系彭善民老师带领10名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赴德参加了题为"国际邂逅——社会公正"跨国社会工作暑期交流项目。该项目内容包括:语言交流课程、社会服务机构参访、跨国社会工作研讨、专家讲座等。公司师生与来自欧洲、东南亚等11个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就对各国社会问题、国际社工服务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与交流。为期两周的课程和实践紧凑充实,交流气氛活跃,大家受益匪浅。
一、跨越语言关
同学们首先参加了英语和德语课程。英语课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可以认识到各国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礼仪的注意事项。我们深切认识到国际交流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在跨文化背景下一定要需要注意交际礼仪。德语课以德国的历史文化为主题,同学们在学习基本的德国用法和交流语的同时对德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较深理解。
二、拓展服务视界
语言课之余,同学参观了法兰克福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市政设施、医院、社工机构等,例如法兰克福消防局、fwg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美沙酮康复戒毒中心、家庭儿童关爱中心等。可以看到,消防局具有庞大的志愿救火员队伍,可及时提供灾难应急,提供类似医院救护车的紧急救援服务等。精神康复中心提供精神病人长期集体住宿,修复其生活技能,鼓励建立互助网络。美沙酮戒毒中心利用美沙酮药物介入,缓解吸毒者痛苦,进行替代性戒毒,机构社工提供外展服务,及时发现戒毒人员。家庭儿童关爱中心,关注整个家庭的问题,家长和孩子可以和专家老师一起参与咖啡吧讨论,参与亲子活动,同时也提供新移民的服务。
法兰克福消防局
儿童家庭关爱中心
三、体验交互式工作坊
交流项目第二周同学们分别加入三个主题研究工作坊,在外方教授指导下对不同领域的话题进行讨论研究。Hate crime 研究组对种族性别歧视、暴力屠杀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工作有责任倡导社会和平安定,避免犯罪和危害社会事件的发生。Work with family 研究组关注家庭的类型,包括跨文化家庭、重组家庭、同性家庭等。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家庭可能面临的问题,讨论社工能否针对性提供一些可行的帮助。Human security 研究组关注人类福利和社会保障,对环境问题、性别歧视、难民问题、社会公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的分小组展示中,开放的演讲形式让大家畅所欲言。不同地区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体现了社工同理和包容理解的态度,我们同学也对当下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发展进行了阐释,展现了上大学子的风采。
四、跨国社会工作深度研讨
彭善民老师作为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首倡的《跨国社会工作》一书的作者,与来自德国、印度、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教授就《跨国社会工作》一书的修改和出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讨论,就跨国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和边界拓展所提观点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该书将于2016年正式出版,公司社工系王亚芳老师系该书重要编委之一。
五、感动与感谢
为期两周的异国生活,师生们结识了多国友人,领略了多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在包容和友好的氛围中,带回了满满的收获与感动。由衷感谢筹划协调本次交流活动的中方及德方老师的默默付出,感谢提供寄宿帮助和便利的德国同学。我们坚信,通过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各国社工及研究者可以携手共享知识成果,共同为人类福祉和社会公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