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马丹丹博士参加“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

创建时间:  2015-04-18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13年3月13日-15日,"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徐杰舜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在广西南宁的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人类学与民俗学所马丹丹博士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马丹丹博士的报告主题是《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围绕乔健于1995年1月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发表论文:"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产生的一系列连锁性反应进行追踪,通过这一偶然性事件的公共效应的扩大化切入到学科恢复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的探讨。从大陆学界对乔健先生的人类学批评的抵制到人类学的本土化,这一逆转性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类学本土化成为学科独立意识的催化剂,乔健的1995年发文可以看作是刺激源。
分论坛结束后,"徐杰舜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紧接着召开。马丹丹博士对徐杰舜老师开拓学科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徐老师在田野中历炼员工、培养员工的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丹丹)

上一条:黄晓春等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政策选择与发展路径》

下一条:甄志宏等《The Impacts of Unmet Needs for Long-Term Care on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

太阳集团tcy8722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马丹丹博士参加“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

创建时间:  2015-04-18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13年3月13日-15日,"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徐杰舜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在广西南宁的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人类学与民俗学所马丹丹博士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马丹丹博士的报告主题是《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围绕乔健于1995年1月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发表论文:"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产生的一系列连锁性反应进行追踪,通过这一偶然性事件的公共效应的扩大化切入到学科恢复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的探讨。从大陆学界对乔健先生的人类学批评的抵制到人类学的本土化,这一逆转性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类学本土化成为学科独立意识的催化剂,乔健的1995年发文可以看作是刺激源。
分论坛结束后,"徐杰舜教授从教50周年座谈会"紧接着召开。马丹丹博士对徐杰舜老师开拓学科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徐老师在田野中历炼员工、培养员工的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丹丹)

上一条:黄晓春等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政策选择与发展路径》

下一条:甄志宏等《The Impacts of Unmet Needs for Long-Term Care on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