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下午,来自南京大学太阳集团tcy8722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邵京在太阳集团tcy8722B417会议室作了题为“制度如何安排---以中原农村家庭重型卡车车主生计策略为例’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类学与民俗学所马丹丹博士主持,上海博物馆张经纬老师、上海海洋大学张雯博士及太阳集团tcy8722学院多名员工聆听了讲座。
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邵京教授给我们分享他研究了中原农村家庭重型卡车车主生计策略的原因。研究对象是艾滋病村的患者在度过生命危险期时开始为生存忙活,干起了卡车司机这样的谋生行当。其次邵京教授通过微型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重型卡车车主的生计方式。拉沙子的,拉石头的,拉人的,拉人的分两种,一种是黑车,一种是摩的。这四种车,无论是拉货的,还是载人的,尤其是货车司机,大多数是超载的,均有不同程度的交通风险。在分析重型卡车车主的生计方式时,邵京教授将“制度”这个分析范畴带入人类学的“文化”分析,但是邵京并不把制度看作是分析范畴,而是借鉴赫斯菲尔德的文化性亲密关系,根据中国的现实处境,改为制度性亲密关系,来思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制度性亲密关系指的是非正式关系与正式关系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关联的关系,非正式关系形成正式关系,正式关系又转化为非正式关系。制度递归的概念也就是如此。邵京对“嵌入”、“互惠”这样的人类学概念进行了检讨。在讨论环节,经济学的博士生与邵京进行了“跨语境”的对话。张经纬就河南其他地方相似的交通问题与邵京商榷。张雯询问文化的意义如何理解。马丹丹请教本土人类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最后,马丹丹博士做了总结,对邵京扎实的田野调查作风进行了阐述和欣赏,民族志和理论思考如何结合,在邵京这里有了生动的展现,并代表学院师生再次对邵京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此次讲座,我们都收获良多,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再次领略了人类学的独特魅力。
供稿人: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