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李友梅 《探索与争鸣》 《中国社会科学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

创建时间:  2017-03-03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李友梅
【期刊】探索与争鸣;总第328期;2017年第2期;2017年2月20日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面对的现实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社会科学基于近40年来的自我反思而比较早地触及这些深刻变化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认识。中国社会科学虽然面临相似境遇,却在认识的自觉上总是显得比较滞后。近代以来,我们的学术理论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而今天,我们习惯于引用和采纳源自西方的分析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推论逻辑即使在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度里也遭遇了失效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我们对建设自身的学术体制、学术体系和学术实践产生了特别的紧迫感,可是我们同时也特别感到了转变自身习惯的能力、基于本土"从实求知"的能力、深刻解析西方理论失效根源的能力,以及进行实质性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让自己能够尽快地行动起来。因此,我们非常需要厘清造成这种窘境的主要原因和必须正视的主要问题。
【项目基金】本文系"当代社会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说明】本文系圆桌会议主题"中国学术何以富有生命力——从社会学话语体系构建说起"的篇章之一。

上一条:公司1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下一条:公司1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太阳集团tcy8722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李友梅 《探索与争鸣》 《中国社会科学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

创建时间:  2017-03-03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李友梅
【期刊】探索与争鸣;总第328期;2017年第2期;2017年2月20日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面对的现实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社会科学基于近40年来的自我反思而比较早地触及这些深刻变化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认识。中国社会科学虽然面临相似境遇,却在认识的自觉上总是显得比较滞后。近代以来,我们的学术理论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而今天,我们习惯于引用和采纳源自西方的分析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推论逻辑即使在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度里也遭遇了失效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我们对建设自身的学术体制、学术体系和学术实践产生了特别的紧迫感,可是我们同时也特别感到了转变自身习惯的能力、基于本土"从实求知"的能力、深刻解析西方理论失效根源的能力,以及进行实质性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让自己能够尽快地行动起来。因此,我们非常需要厘清造成这种窘境的主要原因和必须正视的主要问题。
【项目基金】本文系"当代社会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说明】本文系圆桌会议主题"中国学术何以富有生命力——从社会学话语体系构建说起"的篇章之一。

上一条:公司1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下一条:公司1篇论文入选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